简介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由明代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而还乡后建造。他选中了原为唐代大弘寺旧址的地方,开始了这座园林的兴建。在建造的时候,他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将这座园林命名为拙政园。这个名字既表达了他对仕途失意的感慨,也寄托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园林布置拙政园全园包括中部、东部和西部三个部分。东部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明快开朗。中部为拙政园精华所在,池水面积占13,以水为主,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西部水池呈曲尺形,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装饰华丽精美,主体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卅六鸳鸯馆。园内建筑远香堂作为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远香堂建于原若墅堂的旧址上,是一座明代结构的四面厅。每面装置玻璃长窗,坐在厅内可四面赏景,尤以夏日赏荷最为著名。香洲为舫式结构,有两层楼舱,通体高雅而洒脱。其身姿倒映水中,更显得纤丽而雅洁,是园中的一处重要景观。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极为少见的廊桥,横跨水面,连接两岸,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观景体验。荷风四面亭坐落在池中西岛西南方的六角小亭,四周无墙,可在此尽情领略荷花之美,感受夏日清风拂面见山楼是一座江南风格的民居式楼房,楼上的明瓦窗保持了古朴之风。登楼远眺,可将园中景色尽收眼底。与谁同坐轩这是一座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分别对着倒影楼和卅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设计巧妙,引人入胜。卅六鸳鸯馆作为西部的主要建筑之一,卅六鸳鸯馆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重要的历史地位而著称。这座建筑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