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运城博物馆
4.7/5分41
查看
运城盐池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产盐区,为了保障丰厚的盐业利润,历代统治者对运城盐池高度重视,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经营管理等方面都不断革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部厚重的盐业发展史。钱穆在《中国文化史论导》中提出,在中国古代,运城盐池已是中原各部族共同争夺的一个目标。夏商周时期,河东盐池一直是国家的重要财源,在周代,专门设有官吏---盐人、掌盐之政令。盐池最早被称为盬,是三晋大地上一颗璀璨明珠,它背倚中条,面迎涑水,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周礼》中提到的苦盐就是产于河东盐池的潞盐,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形成的潞盐和河东盐文化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说盐湖是这个地区的核心,湖中盛产的食盐就是这个地区古代文明发展的灵魂,它伴随着我们的祖先一步步从远古走向未来,从蒙昧走向文明,并在构建古老的河东文明中功不可没。运城,是我国惟一一座因盐务而形成的专城,自元代末年建城后,经过多次增修扩建,城池建筑日渐完备,逐渐成为以盐务闻名于世的繁华都市,运城盐池,不仅给历代王朝带来了滚滚财源,也促进了商品贸易、交通运输、文化教育、防洪水利等行业的发展,使运城成为河东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也成为纵横天下、辉煌数百年晋商的发展源头。
外出旅行,每到一个新的城市,总是愿意去造访一下当地的博物馆,运城博物馆也在必选之列。运城博物馆端庄大气,馆藏品非常丰富,除了有几件高级藏品被山西省博调用之外,仍然是让游客目不暇接的水准。主题很丰富,有以西侯度遗址为代表的古人类发展史,以飞云楼永乐宫普救寺秋风楼为代表的古建史,以盐湖池神庙为代表的古盐业史,以河东柳氏裴氏等为代表的古代人文史,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到运城,无论种草了多少地方,博物馆必须访到。
滔滔黄河,万古奔流,及至三晋,孕育出这一片热土,河东沃野,点燃了华夏文明最初的火种,千万年来,薪传火继,点点燎原,陶冶出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深植进每一个中国人的文明基因,这里,是运城。溯自距今4500万年前,垣曲曙猿已在这里繁衍生活,人类起源课题,遂开新篇,180万年前,芮城西侯度古人类继踵而来,渔猎采集,更兼首次用火,点亮文明曙光,开辟鸿蒙。中国之称,5000年来内涵不断扩充,但最早所指,即为河东,晋代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说: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说明运城从尧舜禹开始,便是帝王建都之地,夏启废禅让制,自立为王,建立夏朝,亦定都于尧舜禹故地,后太康失国,少康中兴,政治中心才渐次移向东南,运城一带则长久为夏墟,商汤灭夏后,运城一带遂为商朝之西部边疆,已发现的一些重要商代遗址说明运城也是商朝重要的经略要地,《左传》定公四年:叔虞封唐,命以唐诰,而封于夏墟,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叔虞封于夏墟故地,运城一带在西周时期为股肱重地,有虞、魏、郇、倗等一批诸侯国,作为王室的屏藩,维护周王朝的统治,考古发现不断印证着这些史料记载,先夏、先商、先周等族群的发展也与这片神奇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渊源,层出不穷的夏商周重要考古遗迹,为运城是当时中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这一论点频添佐证。悠悠华夏,源头在兹,中国形成,植根在此,一部厚重无声史书,在这里渐次展开。珍贵的馆藏文物,展示的是河东历史,讲述的是远古故事,所有精巧绝伦的制作艺术,都是先人的心血,更是后人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