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鼓楼
4.7/5分207
查看
在鼓楼听《北京一夜》,穿越千年对唱京剧与摇滚One Night in Beijing,我留下许多情当信乐团那极具穿透力的嗓音唱起《北京一夜》,摇滚的热烈与京剧的韵味激烈碰撞,瞬间就把北京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也成功勾起了我对这座古老又现代的城市的向往。怀揣着对这首歌的热爱,我一头扎进北京,开启了一场充满惊喜的探寻之旅。初到北京,我直奔鼓楼。这座古老的建筑,承载着北京的历史记忆,每一块砖石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站在鼓楼下,耳边回荡着《北京一夜》的旋律,抬眼望去,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尽显古朴与庄重。不远处的钟楼,与鼓楼遥相呼应,共同见证着北京的岁月变迁。此时,歌曲里的不敢在午夜问路,怕走到了百花深处仿佛有了具象的画面,让我对胡同里隐藏的故事充满好奇。沿着胡同漫步,我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那些错落有致的四合院、斑驳的墙壁,都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在这里,京剧与摇滚的碰撞随处可见。胡同里偶尔传来京剧的唱腔,婉转悠扬,那是老北京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而不远处,又能听到摇滚的激昂节奏,那是年轻人对潮流文化的追求。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风格,在这狭窄的胡同里交织,竟毫无违和感,反而让人感受到北京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在鼓楼西侧,有一家人气爆棚的Livehouse疆进酒。夜幕降临,这里便成了摇滚爱好者的天堂。舞台上,乐队激情澎湃地演奏着,台下的观众随着节奏尽情摇摆,呐喊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我置身其中,感受着摇滚的力量,脑海里却不时浮现出《北京一夜》里的京剧唱段而杨梅竹斜街的京剧主题咖啡馆,则是另一番宁静的天地。走进咖啡馆,浓郁的咖啡香与京剧元素完美融合。在这里,我不仅品尝到了香醇的咖啡,还体验了脸谱DIY。亲手绘制脸谱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回了京剧的黄金时代,对京剧这门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来北京,美食自然不能错过。豆汁儿配焦圈,这可是老北京的经典早餐。那股独特的酸臭味,就像歌词里不敢提的北京味道,让人又爱又恨。初次尝试的人可能会被它的味道劝退,但多喝几口,便能品出其中的独特魅力。胡同里的京A精酿酒吧,也是不可多得的好去处。在这里,你可以一边品尝着精酿啤酒,一边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畅谈,感受北京的夜生活。
鼓楼是北京最高和形体最大的古建筑之一,是留存至今最重要的古代标志性建筑,也是研究明、清两代建筑形制、建筑构造、建筑艺术和冶炼、铸造、施工等多方面的珍贵资料。北京鼓楼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四周砌有矮砖墙,门前有石狮一对,楼通高46.7米,通面宽34米,通进深22.4米。鼓楼位于东城区西北部,北京中轴线的北端。东邻草厂胡同,西靠旧鼓楼大街,南临地安门外大街,北依钟楼。北京鼓楼为古代京城的报时台,始建于元代至元九年1272年,原名齐政楼,后毁于火。齐政,取齐七政日、月、金、木、水、火、土星之意。当时建楼于元大都中心。我们现在看到的鼓楼是清乾隆时重建,嘉靖年间重修,1984年政府拨款重修的。北京鼓楼由台及楼两部分组成,楼基称台,台高4米,台的南北侧各有券门三座,左、右侧各有券门一座,台内为十字形券洞,系无梁式砖石结构。北京鼓楼形制为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屋面,三重檐结构。台东西长56米,南北宽33米。其东北隅有一北向小门,内有69级石梯,由此可达楼上。楼为木结构,分二层。鼓楼二层大厅中原有更鼓25面,1面大鼓代表一年,24面群鼓代表二十四个节气。仅存一面残破的主鼓为清朝末年使用,牛皮鼓面上的划痕是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时刺刀所划。现有25面更鼓是根据清朝嘉庆年间尺寸仿制的。鼓楼南侧的大街明朝称鼓楼下大街,清朝称鼓楼大街,现在是地安门外大街。这条大街两侧分布着密集的胡同网络,如网红景点南锣鼓巷就在地安门外大街东侧。这条大街挺热闹,有地安门百货商场,有众多餐馆和小商铺,护国寺小吃分店、清真餐馆望德楼均在这里。现在鼓励一代恢复历史原貌,开发旅游,著名的胡同游就是在这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