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用户
2025年3月03日
草堂寺位于西安市西南25公里处的南秦岭圭峰北麓,今户县草堂营村。草堂寺是后秦时401年御苑逍遥园内的一小部分,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高僧、四大翻译家之一的鸠摩罗什来长安时居留译经之处。十六国前秦国主苻坚派大将吕光伐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迎鸠摩罗什,后秦国主姚兴建逍遥园,迎鸠摩罗什人园中草堂寺译经讲经。来到这里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鸠摩罗什这位伟大的翻译家。鸠摩罗什祖籍印度,出生于中国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他生来聪明异常,人称圣童。他7岁随母出家,博通经典,精通经藏、律藏、论藏,被尊为三藏法师。公元401年,鸠摩罗什几经周折被后秦王姚兴以国师之礼迎请到长安。鸠摩罗什居住在逍遥园内,和沙门3000余人翻译梵文经典97部,427卷。这是我国第一次用中国文字大量翻译外国经书。由于他既通梵语,又精汉文,所以所译的经书受到八方称赞,被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由于当年的译经场地是一座构造简单的堂屋,以草苫盖顶,所以起名草堂寺。唐代高僧宗密住持寺院时,一度易名为栖禅寺,后又恢复原名。鸠摩罗什是玄奘之前译经成就最显著者,不仅在所译经论的内容上,第一次有系统地介绍了根据般若经类而立的大乘性空缘起之学,而且在翻译文体上也一变过去朴拙的古风,开始运用达意的译法,使中土主要诵习者易于接受理解,而为义学方面开辟了广泛的园地。鸠摩罗什以虔敬热忱的态度译经,曲人方言,趣不乖本,再考虑到中土诵习者的要求,在传译上或增或减,务求达意,特别在传译富有文学趣味的大乘佛典《法华》、《维摩》、《大智度》等经时,除力求不失原意外,也注意保持原文的语趣。草堂寺其貌不扬,在寺庙众多的陕西成为唯二收费的存在,它是我国第一座翻译佛经的道场,也是佛教三大译场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译场,是佛教中国化的起点。佛教自从完全进入中国以来,时代跨越千年,经久不衰,中国已经诞生出属于自己的佛教文化内涵。僧人释志通在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立了一通寺院宗派传承图。碑高1.6米,宽0.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