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用户
2025年1月28日
清末代皇帝溥仪天津的旧居静园静园,始建于1921年,位于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70号,静园初名乾园,1929年末代皇帝溥仪携皇后婉容、淑妃文绣于此居住,更名为静园,意在静观时局,静待时机。走进静园,仿佛时空交错,只余阵阵鸟鸣如背景般意味悠长,无怪当年的末代皇帝居住于此时,会发出静以养吾浩然之气的慨叹。静园坐落于曾经的日Zujie,如同名字一样,处于一个安静的寻常巷落中。标准的西式建筑带着一丝的民国感觉。静园主体建筑属于折中主义风格,带有日本木构建筑特点和西班牙建筑的样式。门的结构和材料选用具有典型的日本特色,朴素自然而简约,然而它的缓坡屋顶、筒瓦的利用以及室内细部装饰则有明显的西班牙中世纪建筑的风格。西跨院鱼形壁泉是静园内第二处壁泉装饰。西跨院为溥仪赏玩、休闲的地方,最能体现静园的院落特点。溥仪很喜欢此处壁泉,后来在伪满皇宫同德殿九龙门东墙上,也建了一处类似的龙形壁泉。在1929年,这座宅子迎来了最著名的一代主人清逊帝溥仪。初到静园的溥仪一行,对静园非常满意,并重新将这座宅子命名为静园,取意静观其变,静待时机。溥仪,就在静园中,同遗老、军阀、日本人准备着要实现他的复辟大梦。而会议室就是他们探讨复辟大事的地方。主楼花厅,为溥仪饮茶、观景之地。具有西班牙风格的拱券木门窗保存相对完好,对缺损的木制构件完全采用旧料加工和修补,并恢复了其原有颜色。原有的比利时进口水晶玻璃经过精心清洗,光彩依旧。溥仪卧室位于主楼二楼书房旁,为溥仪起居、休憩之处。溥仪在津期间,外出时常穿着考究的英国料子西服,头戴礼帽,手提文明棍,带着德国蔡司眼镜,浑身散发着古龙香水和樟脑精的混合气味,俨然一副外国贵族的模样。原文绣房间是末代皇妃文绣日常起居之所。1922年溥仪大婚时,文绣比婉容提前一天入宫,被册封为淑妃。在天津时期,文绣不愿溥仪投靠日本,力劝几次,遭来溥仪的反感。那时溥仪与婉容住在二楼,文绣住在一楼的这间房里,终日与书为伴,平日无事已不再往来,陌生的如同路人。在溥仪的冷漠和婉容的排挤下,文绣于1931年8月私离静园,并向溥仪提出离婚,史称妃革命。文绣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向皇帝提出离婚的妃子。如今这里恢复了平静,成为博物馆对外开放。静静地伫立在天津的五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