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用户
2018年11月28日
胜利广场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1905年9月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取代了沙俄的殖民统治,控制了鞍山满铁附属地的并采取多种卑鄙手段,以工厂用地为由,强行征占大片土地,不断扩大街区面积。在1917年日本帝国主义者制定的满铁附属市街计划中,将胜利广场的地点规划成全市的城区中心,开始建设。在其周围建起了天照大神神社今烈士山、女子学校老钢校今鞍钢花园、鞍山中学老一中、伪市公署大楼、寻常小学二中等。到1931年广场正式建成,命名为大正广场。解放后新的鞍山市人民政府搬入原市公署大楼办公,中央广场也被改为市府广场,1953年又改为胜利广场。随着新中国的发展和鞍钢钢铁基地的建设,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崭新变化。在东北方向的鞍山女子学校旧址上成立鞍山工业专门学校,加盖了教学楼,扩建了操场、食堂和实习工厂。又更名为鞍山钢铁学校。北面盖起了鞍钢科技图书馆,广场东面建起了工商银行大楼,东北面建起了具有中西结合风格的焦耐院办公大楼,南面改建了市政府大楼、建起了市委大楼,神社山也改建为烈士山公园。西北建起了鞍山日报社大楼和警备区大院、军区招待所,新建了青年街百货商店。西面新建了鞍山火车站,总工会、团市委、妇联、公、检、法都在周围办公。而中心广场成了八条主要马路的交汇转盘。转盘中心是一个种满树木和花草的花园。胜利广场真正成为了鞍山的政治和文化和交通中心。1980年这里又恢复了市府广场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