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用户
2023年6月01日
聂耳墓在云南昆明西山太华寺与三清阁之间,在龙门胜境石牌坊右侧有一片缓坡,松柏森森,绿树丛中,长眠着人民音乐家聂耳。在聂耳墓前左侧是聂耳纪念馆。昆明聂耳纪念馆的基本陈列由聂耳生平展厅和音像放映室组成。参观聂耳生平展及介绍与之有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主线,以文字、文物复制品、图片的介绍及音像放映和聂耳音乐的演奏为展示聂耳的一生。聂耳,原名守信,字子义,一作紫艺。1912年生于云南昆明一个清寒医家。自幼喜爱音乐,能奏多种乐器。中学时代即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革命活动。1930年到上海,在一家商号当店员,次年考入明月歌舞社任小提琴师。1933年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积极参加左翼音乐、戏剧、电影工作,并以黑天使为笔名发表艺术评论,抨击靡靡之音,提出替大众呐喊的主张。1935年,取道日本赴苏联。不幸于7月17日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溺水逝世。聂耳创作的歌曲有《义勇军进行曲》、《前进歌》、《毕业歌》、《开路先锋》、《码头工人歌》、《新的女性》等31余首,集中表现了工农群众在旧中国阶级压迫下的苦难和反抗,以及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坚强意志,成为中国革命之号角,人民解放之鼙鼓。其中,《义勇军进行曲》于1949年9月27日,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闻其声者莫不油然而兴爱国之思,庄然而宏志士之气,毅然而同趣于共同之鹄的。聂耳乎巍巍然,其与国歌并寿而永垂不朽。这是郭沫若题写的《聂耳墓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