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用户
2018年3月17日
中雁荡山之玉甑景区前行,就是玉甑了。甑: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格,置于鬲上蒸煮,如同现代的蒸锅。玉甑峰是中雁荡山的标志,就如同看到灵峰夫妻峰想到北雁荡山,看到擎天一柱想到南雁荡山一样。上山的路几经转折,不算太陡,不同角度看山,山形山色都在变,走得近了,它不是甑了,可看作倒扣的钟,细看裸着的山体,上端可看出褐红色山岩,再走近些,山腰处,几横条的松绿色。再到鸿蒙亭,眼前的山叫拔萃峰,相对高度一百米。坐在亭侧,和拔萃峰合了个影,我觉得它像一只巨大的左脚,那最高处便是左脚大拇趾。也就是我接着登顶的观日台。一个云游洞穿山而过,站在云街露泉处上,左手云梯谷,右手美人谷,中间是平整的云街。商量后,我俩准备云梯上,美人下。云梯颇陡,山崖上几个石窝窝就算落脚点了,老邱说自己恐高,紧紧抓住石栏杆,战战兢兢,哆哆嗦嗦,上得山来。后边有一段直上直下的狭窄的铁梯,大概是此段山谷取名的缘由。再上来,路虽小,但还是挺好走的,刚才在山脚在半山腰总被遮挡或截断的三湖,如镶上金边的翡翠,一览无余,尽收眼底。那金边是因为长期干旱低下去的水岸线。站到日观台上,我却望见那峰高,那儿该是美人谷上去的顶峰。伸展出去的几个独立观景台,约有一米宽,两边扶手,下面是悬崖峭壁,很多人不敢前行。我让老邱立原处,我去走一趟,我拍远处大山他拍我。我们没登美人峰顶,沿云街下来了,因为若让脚太累,自己回家的车怎么开啊,下山路倒不是太难走,想想会太耗体力,所以转下拔萃峰时,决定缆车下。缆车速度很控制,不长的山道运行了十来分钟,转身看玉甑,这时有了全形,只是缆绳横斜着,总抓不到如意的画面。车出下马岭村,在那个180度的转弯处,再往玉甑看,它的确规则,也如宋代官帽的顶,只是此处急转,就让眼睛饱饱眼福吧,画面永远定格在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