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用户
2019年3月28日
鼓山摩崖石刻是中国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现存 608 方国宝级摩崖石刻,集中在灵源洞、登山古道、十八景、涌泉寺、白云洞等处。石刻始于宋庆历六年1046 年,历经元、明、清、民国至今,留存 2400 幅名人题刻。灵源洞是全山摩崖石刻最集中处,字体篆、隶、行、草、楷俱全,内容涉及政治、历史、宗教、文化等,被誉为 东南碑林,对研究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有着重要的观赏、科研和人文等参考价值。 2001 年 6 月 25 日,鼓山摩崖石刻作为宋至近代时期文物,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北宋大书法家蔡襄等题名 邵去华,苏才翁,郭世济,蔡君谟,庆历丙戌1046 年孟秋八日游灵源洞,为全山最早的石刻。喝水岩 石刻为宋嘉祐六年1061 年施元长所题;二段 国师岩 题刻分别为宋蔡襄和庆历进士陈襄所题。图1:小鼓 石刻由乾隆年间举人山东济南的高鹊桥于乾隆丁卯年1747 年所刻;图2:在佛窟左边这一块岩壁上,刻着 55 个佛名,连同罗汉台下断壁上刻着的 33 个佛名成为 88 个佛号,这些均为道霈法师的手迹;图3:鼓山赋也是由当代著名的作家、书法家、辞赋家陈章汉先生撰并书于 2003 年秋;图4:法华岩洞内刻有清代魏杰号拙夫的题词 且憩;图5:途径万寿塔及周边石刻;图6:鼓山摩崖题刻 1961 年 5 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图7:刻在灵源洞蹴鳌桥下深涧岩壁上的 寿 字左侧,楷书,字高 4.15 米,宽 3.05 米,是福建省最大的古代摩崖石刻之一;图8:灵源洞蹴鳌桥下西南侧岩壁刻有 顽石点头 佛像,像高 2.45 米,手捧经卷,趺坐蒲团;图9:灵源洞观音阁周边;图10:灵源洞周边摩崖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