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用户
2023年5月08日
黄大仙祠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芳村的花地村。当年神庙的正门,当街有一座楼,石柱、门楼顶均有花纹图案装饰。陈济棠主粤时,旧黄大仙庙被改作孤儿院。抗战时期,广州沦陷,旧黄大仙庙充作日本宪兵司令部。解放后还可见废碉堡和被害者遗骨。复建后的黄大仙祠坐落在芳村区的古祠路1号。复建后的黄大仙祠坐落在芳村区的古祠路1号,离芳村和花地湾地铁站很近。全祠总占地面积约占地18000多平方米,呈长方形,有一个南大门和东侧门供游人出入。黄大仙祠是一个集传统风俗、文化、艺术和旅游为一体的旅游寺庙景观。全祠现设有:正中高耸在台基上面的黄大仙主殿;进门左侧的关帝庙、斗姥庙;进门右侧的财神殿、孔圣殿;主殿左侧的吕祖殿、功德堂;主殿右侧的观音殿;以及东、西添福、添寿长廊各1条。黄大仙庙分布在世界各地,香港、南洋、美国、广州和南海西樵都有。而最早的黄大仙庙,应是浙江金华的赤松观,黄大仙的仙乡就在浙江金华。广州黄大仙祠始建于清朝已亥年,即公元1899年,并于1904年得各界热心人士捐款重修。当年这里地虽偏僻,但曾是广州的宗教圣地之一,其香火鼎盛,对广州市区及珠江三角洲一带有极大的影响。该祠虽于1910年遭受破坏,但旧祠所留下来的遗迹,如石刻对联、浮雕石柱、扁额、门饰、石狮等,都饰以精致的雕刻,由此可以想见当年祠殿的宏伟规模和精致的建筑艺术。1915年,原黄大仙祠的主持人梁仁庵道长携带黄大仙的画像、灵签和药签等南迁到香港,并于1921年建成香港黄大仙祠。同样地,黄大仙也深受海内外人士的信仰和祀奉。